随着618大战启幕,消费者囤充电产品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在3C电子领域,充电头、充电线、充电宝等数码配件,或许是当前覆盖范围最广、应用场景最为普遍的品类之一。
今年618颇为特殊,由于家用插头插座新国标将于8月起开始实施,在新规倒逼数码配件产品进行合规升级的背景下,这个年中大促或许也是安克、绿联、品胜等品牌出清旧标产品库存的关键节点。
当然,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更关心在国补政策下能否买到更优质的电子配件,以及相关品牌产品的实际质量能否对应上其少则几十多则数百的价格。
从过往新闻报道和相关消费者反馈中不难发现,即使是像安克这样在全球知名的品牌,其旗下的充电配件产品依然存在充电不稳定或无法充电、过热甚至爆炸引发安全隐患等问题。
因此,对相关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的考量,在这个618购物季中自然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要素。
价格并非质量的绝对保证
林娜还记得自己之所以会在这几年里成为安克产品的铁粉,是因为她首次购买的那款安克产品联名了一个她当时很喜欢的明星。
“那是我第一次买那么贵的充电器,以活动价拿下一套都要一百多”,林娜告诉我们,在此之前她从来没买过数码配件的品牌货,平时所使用的充电头都是电子产品的原装,相对容易坏或者不适用(长度不够)的充电线,都是挑几块或者十几块的便宜货来买,“反正价格不高,出了问题不用焦心退换货,就算质量不好用的时间不长也没关系,坏了不至于心疼。”
直到“为了哥哥的代言打call”,买了一次安克联名的充电套装,良好的使用体验瞬间给了她一种全新的认知,“21年买的,直到现在我都还在用,所以在那之后我的消费观念就变了,品牌货虽然在买的时候心疼它贵,但品质有保证的话反而是更省钱的选择。”
安克成了林娜的首选品牌
在这之后,林娜的数码配件首选都是安克,直到她在充电宝这个产品上踩了两次坑,才意识到轻信品牌力也是不明智的。
“我偶尔要出差,考虑到安克的快充体验和产品质量都不错,就从它家买了一个充电宝充电器二合一的能量棒,当然这个东西是单卖的,为了它我还另外买了一条充电线,加起来花了两百多”。一开始林娜以为这次购物也是纯赚,还把它推荐给了身边的亲朋好友。
但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她逐渐发现这款产品的缺点,“电池容量太小了根本不够用,而且充电的时候它会发烫,甚至让我担心它会不会因此爆炸。”虽然充电宝充电发热很正常,但是对比林娜用的其他品牌的充电宝,二合一的能量棒充电时真的发烫。
这时候的林娜觉得,有可能是她没选对产品,这种既要又要的设计,或许就是会在每个方面都无法做到令人满意,所以对应需求她特意又买了一个安克基础款充电宝,“这次我选了10000毫安的容量,再怎么也够充个一两次了,而且这款主打可磁吸功能,也留有充电线的接口,看上去挺实用的。”
林娜再次为安克品牌投入了信任,然而,这次选择依旧没能带来满意的体验,“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重,充电的时候玩手机很累。关键它的充电效率还比较低,充久了还会发烫。尤其是这款磁吸充电宝会带动手机一起发烫,现在不仅要担心它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还要顾虑会不会给手机造成额外损耗。”
自此,因品质入坑又因质量退坑的林娜,算是彻底完成了对安克这个品牌的祛魅。
两年三次召回,暴露质量短板
事实上,林娜的经历并非个例,有关安克产品质量的争议一直不断,而有些消费者的糟心体验甚至远超林娜。
“安克240W四口氮化镓充电器套装,在给手机充电的时候数据线漏电手指被烫出泡”“在家正常充电,连续两次发生充电器爆炸问题,导致两个插座损伤,电路短路”“安克蓝色充电宝,使用过程中多次出现充电不稳定、充两次手机就没电的情况,怀疑毫安数不准确,另在充电过程中竟然出现鼓包的情况,并且伴有丝丝的电流声”……黑猫投诉上,涉及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的投诉颇多。
与此同时,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的吐槽也层出不穷:“安克Anker海贼王版本的,之前就充不进电了,然后放着没用,刚翻抽屉看到居然已经炸裂了,想想都后怕”“三月中的时候,买了一个安克充电器给家人用,四月中就发生了爆炸,一插上电砰的一声”“看到Zolo的充电器感觉很酷,也买了一个,没想到到货之后才用了两三天,充了两次电就坏了,完全充不了电,Anker的品控认真一点吧”……
有关安克产品的避雷贴 图源:小红书
从公开报道来看,对以上因产品质量引发的负面舆论,安克或许早已心知肚明,毕竟就在这两年多时间内,安克就发起过三次公开的产品召回活动。
第一次是在2023年2月,安克发布公告称,少数Anker 535充电宝 (PowerCore 20K) A1366由于生产制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存在产品过热的现象,消费者在极端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燃烧的风险,官方将召回2022年7月~2022年10月期间制造的 安克535充电宝,涉及数量为4,671台。
召回535充电宝时,安克官方提供的信息提交页面
第二次是在2024年6月,安克宣布召回在2023年3月后生产的少量安克321移动电源(PowerCore 5K,型号 A1112)。据相关报道显示,受影响的移动电源中的锂离子电池存在过热风险,可能导致设备塑料部件熔化、冒烟甚至起火,为谨慎起见,因此决定将所有该型号产品召回。
第三次是在2024年9月,安克表示要召回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出厂的安克A1642/A1647/A1652型号充电宝/移动电源中存在极少数问题产品,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对上述可能受影响产品启动召回计划。综合安克中文和英文官网公告,这些问题产品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存在制造缺陷,可能出现过热,进而导致塑料部件熔化、冒烟,极端情况下存在酿成火灾事故的风险。
安克曾在2023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提到,公司通过ISO 9001和ISO 14001质量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设立质量管理中心,负责监控公司各产品线市场和过程质量表现。可惜不管是消费者的反馈,还是该公司的召回举动,都说明安克在实际操作层面与这些管理体系标准之间,仍存在明显的落差。
毫无疑问,相关用户分享的使用体验和发出的维权警告,以及官方发起的三度召回事件,都对安克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建立不易,而一旦如林娜这样因品质问题导致信任崩塌,想要重建则难上加难。
代工模式下,怎么加强监管?
与一路走低的产品口碑不同,Anker安克品牌所属母公司安克创新的行情却是越发高涨。
根据近期披露的一季度报告,今年前三个月,安克创新实现营业收入约60亿元,同比增长约37%;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约60%,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关数据显示,安克创新在充电储能、智能创新和智能影音三大品类中均表现出色,尤其是储能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据悉,包括充电宝、充电器等品类在内的充电储能类产品在2024年表现尤为突出,贡献了126.67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47.23%,占总营收的51.26%。
以充电储能业务的占比,足以看出Anker这一品牌旗下数码配件产品之于安克创新的重要性。
充电储能业务在2024年的占比 图源:安克创新财报
如今,笼罩在安克数码配件产品头上的质量阴云,却为这份光鲜的业绩报告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对其长期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究其根本,还要归因于安克创新采用的是“自主研发设计+外协生产”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将中游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全部外包,自身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如产品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
善用联名进行品牌营销 图源:安克官博
这一模式虽然使得安克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风险,同时利用外部生产资源的优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却也带来了产品质量监管的挑战,实则难以做到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细致入微的把控。
“安克在代工模式中,可能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供应链不断多样化,面临供应商资质参差不齐、生产标准执行不到位、质量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到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安克需依赖外部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控制体系,这就要求其在供应商选择、生产过程监督和成品检验等环节投入更多资源与精力。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安克这类轻资产互联网数码品牌,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质量控制:
首先,应建立更严格的供应商筛选机制,对供应商的生产资质、设备水平、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供应商有能力生产出符合安克质量标准的产品;其次,加强生产过程监控,通过派驻质量工程师、定期巡检等方式,实时掌控供应商的生产流程,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再次,应完善成品检验流程,制定严格的检验标准和抽样方案,确保流入市场的每一批产品都经过严格检验;然后,要构建质量追溯体系,一旦产品出现问题,能够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整改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最后,则是进一步加强客户服务与消费者沟通机制,将质量投诉解决在前期,避免问题扩大化,损害品牌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头部品牌,安克创新在充电配件领域的竞争对手堪称来势汹汹,既有像绿联科技、罗马仕这样以性价比俘获用户的同类竞品,又有像华为、小米、OPPO这样依托手机生态链延伸产品线的跨界选手,都想从这片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由于充电品类品牌分散度极高,细分品类极多,意味着消费者在面临选择时,通常拥有极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对品牌的忠诚度和信任度也更加重要。这种市场竞争格局不仅加剧了品牌间的竞争压力,也对相关品牌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显然,如果安克还是看不到产品质量问题的严重性,甚至从源头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相信消费者自然懂得如何用脚投票。
安克口碑告急,明星品牌因何难守品控防线?
2025年5月27日 17 : 08 电脑报原创
随着618大战启幕,消费者囤充电产品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在3C电子领域,充电头、充电线、充电宝等数码配件,或许是当前覆盖范围最广、应用场景最为普遍的品类之一。
今年618颇为特殊,由于家用插头插座新国标将于8月起开始实施,在新规倒逼数码配件产品进行合规升级的背景下,这个年中大促或许也是安克、绿联、品胜等品牌出清旧标产品库存的关键节点。
当然,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更关心在国补政策下能否买到更优质的电子配件,以及相关品牌产品的实际质量能否对应上其少则几十多则数百的价格。
从过往新闻报道和相关消费者反馈中不难发现,即使是像安克这样在全球知名的品牌,其旗下的充电配件产品依然存在充电不稳定或无法充电、过热甚至爆炸引发安全隐患等问题。
因此,对相关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的考量,在这个618购物季中自然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要素。
价格并非质量的绝对保证
林娜还记得自己之所以会在这几年里成为安克产品的铁粉,是因为她首次购买的那款安克产品联名了一个她当时很喜欢的明星。
“那是我第一次买那么贵的充电器,以活动价拿下一套都要一百多”,林娜告诉我们,在此之前她从来没买过数码配件的品牌货,平时所使用的充电头都是电子产品的原装,相对容易坏或者不适用(长度不够)的充电线,都是挑几块或者十几块的便宜货来买,“反正价格不高,出了问题不用焦心退换货,就算质量不好用的时间不长也没关系,坏了不至于心疼。”
直到“为了哥哥的代言打call”,买了一次安克联名的充电套装,良好的使用体验瞬间给了她一种全新的认知,“21年买的,直到现在我都还在用,所以在那之后我的消费观念就变了,品牌货虽然在买的时候心疼它贵,但品质有保证的话反而是更省钱的选择。”
安克成了林娜的首选品牌
在这之后,林娜的数码配件首选都是安克,直到她在充电宝这个产品上踩了两次坑,才意识到轻信品牌力也是不明智的。
“我偶尔要出差,考虑到安克的快充体验和产品质量都不错,就从它家买了一个充电宝充电器二合一的能量棒,当然这个东西是单卖的,为了它我还另外买了一条充电线,加起来花了两百多”。一开始林娜以为这次购物也是纯赚,还把它推荐给了身边的亲朋好友。
但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她逐渐发现这款产品的缺点,“电池容量太小了根本不够用,而且充电的时候它会发烫,甚至让我担心它会不会因此爆炸。”虽然充电宝充电发热很正常,但是对比林娜用的其他品牌的充电宝,二合一的能量棒充电时真的发烫。
这时候的林娜觉得,有可能是她没选对产品,这种既要又要的设计,或许就是会在每个方面都无法做到令人满意,所以对应需求她特意又买了一个安克基础款充电宝,“这次我选了10000毫安的容量,再怎么也够充个一两次了,而且这款主打可磁吸功能,也留有充电线的接口,看上去挺实用的。”
林娜再次为安克品牌投入了信任,然而,这次选择依旧没能带来满意的体验,“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重,充电的时候玩手机很累。关键它的充电效率还比较低,充久了还会发烫。尤其是这款磁吸充电宝会带动手机一起发烫,现在不仅要担心它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还要顾虑会不会给手机造成额外损耗。”
自此,因品质入坑又因质量退坑的林娜,算是彻底完成了对安克这个品牌的祛魅。
两年三次召回,暴露质量短板
事实上,林娜的经历并非个例,有关安克产品质量的争议一直不断,而有些消费者的糟心体验甚至远超林娜。
“安克240W四口氮化镓充电器套装,在给手机充电的时候数据线漏电手指被烫出泡”“在家正常充电,连续两次发生充电器爆炸问题,导致两个插座损伤,电路短路”“安克蓝色充电宝,使用过程中多次出现充电不稳定、充两次手机就没电的情况,怀疑毫安数不准确,另在充电过程中竟然出现鼓包的情况,并且伴有丝丝的电流声”……黑猫投诉上,涉及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的投诉颇多。
与此同时,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的吐槽也层出不穷:“安克Anker海贼王版本的,之前就充不进电了,然后放着没用,刚翻抽屉看到居然已经炸裂了,想想都后怕”“三月中的时候,买了一个安克充电器给家人用,四月中就发生了爆炸,一插上电砰的一声”“看到Zolo的充电器感觉很酷,也买了一个,没想到到货之后才用了两三天,充了两次电就坏了,完全充不了电,Anker的品控认真一点吧”……
有关安克产品的避雷贴 图源:小红书
从公开报道来看,对以上因产品质量引发的负面舆论,安克或许早已心知肚明,毕竟就在这两年多时间内,安克就发起过三次公开的产品召回活动。
第一次是在2023年2月,安克发布公告称,少数Anker 535充电宝 (PowerCore 20K) A1366由于生产制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存在产品过热的现象,消费者在极端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燃烧的风险,官方将召回2022年7月~2022年10月期间制造的 安克535充电宝,涉及数量为4,671台。
召回535充电宝时,安克官方提供的信息提交页面
第二次是在2024年6月,安克宣布召回在2023年3月后生产的少量安克321移动电源(PowerCore 5K,型号 A1112)。据相关报道显示,受影响的移动电源中的锂离子电池存在过热风险,可能导致设备塑料部件熔化、冒烟甚至起火,为谨慎起见,因此决定将所有该型号产品召回。
第三次是在2024年9月,安克表示要召回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出厂的安克A1642/A1647/A1652型号充电宝/移动电源中存在极少数问题产品,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对上述可能受影响产品启动召回计划。综合安克中文和英文官网公告,这些问题产品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存在制造缺陷,可能出现过热,进而导致塑料部件熔化、冒烟,极端情况下存在酿成火灾事故的风险。
安克曾在2023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提到,公司通过ISO 9001和ISO 14001质量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设立质量管理中心,负责监控公司各产品线市场和过程质量表现。可惜不管是消费者的反馈,还是该公司的召回举动,都说明安克在实际操作层面与这些管理体系标准之间,仍存在明显的落差。
毫无疑问,相关用户分享的使用体验和发出的维权警告,以及官方发起的三度召回事件,都对安克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建立不易,而一旦如林娜这样因品质问题导致信任崩塌,想要重建则难上加难。
代工模式下,怎么加强监管?
与一路走低的产品口碑不同,Anker安克品牌所属母公司安克创新的行情却是越发高涨。
根据近期披露的一季度报告,今年前三个月,安克创新实现营业收入约60亿元,同比增长约37%;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约60%,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关数据显示,安克创新在充电储能、智能创新和智能影音三大品类中均表现出色,尤其是储能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据悉,包括充电宝、充电器等品类在内的充电储能类产品在2024年表现尤为突出,贡献了126.67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47.23%,占总营收的51.26%。
以充电储能业务的占比,足以看出Anker这一品牌旗下数码配件产品之于安克创新的重要性。
充电储能业务在2024年的占比 图源:安克创新财报
如今,笼罩在安克数码配件产品头上的质量阴云,却为这份光鲜的业绩报告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对其长期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究其根本,还要归因于安克创新采用的是“自主研发设计+外协生产”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将中游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全部外包,自身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如产品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
善用联名进行品牌营销 图源:安克官博
这一模式虽然使得安克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风险,同时利用外部生产资源的优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却也带来了产品质量监管的挑战,实则难以做到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细致入微的把控。
“安克在代工模式中,可能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供应链不断多样化,面临供应商资质参差不齐、生产标准执行不到位、质量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到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安克需依赖外部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控制体系,这就要求其在供应商选择、生产过程监督和成品检验等环节投入更多资源与精力。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安克这类轻资产互联网数码品牌,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质量控制:
首先,应建立更严格的供应商筛选机制,对供应商的生产资质、设备水平、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供应商有能力生产出符合安克质量标准的产品;其次,加强生产过程监控,通过派驻质量工程师、定期巡检等方式,实时掌控供应商的生产流程,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再次,应完善成品检验流程,制定严格的检验标准和抽样方案,确保流入市场的每一批产品都经过严格检验;然后,要构建质量追溯体系,一旦产品出现问题,能够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整改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最后,则是进一步加强客户服务与消费者沟通机制,将质量投诉解决在前期,避免问题扩大化,损害品牌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头部品牌,安克创新在充电配件领域的竞争对手堪称来势汹汹,既有像绿联科技、罗马仕这样以性价比俘获用户的同类竞品,又有像华为、小米、OPPO这样依托手机生态链延伸产品线的跨界选手,都想从这片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由于充电品类品牌分散度极高,细分品类极多,意味着消费者在面临选择时,通常拥有极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对品牌的忠诚度和信任度也更加重要。这种市场竞争格局不仅加剧了品牌间的竞争压力,也对相关品牌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显然,如果安克还是看不到产品质量问题的严重性,甚至从源头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相信消费者自然懂得如何用脚投票。
分享到:
评论区(0条)
本文作者
电脑报编辑
电脑报编辑
私信他的更多文章
更多评测